泉州一瞥

如前文所说,今天下午见support的事情弄完,又没有飞机回广州了,索性就在泉州逛一下(当然了,我还是on call中,有什么事情马上去客户那边support的,:p)。

酒店房间里面有本《泉州魅力》的书,是一住福建的老外写的。不过看了里面的介绍没有什么特别有兴趣的。唯有上网看看附近有什么名胜。

先从酒店打车去开元寺。开元寺门口比起其他地方的寺庙门口,显得也太低调了一点了,以至于我要跟门口的大叔确认是不是这里。门票10元,而且是一张带条码的卡片,所谓的纪念卡。进到寺里面,虽然就是跟外面一墙相隔,也感觉到里面的幽静。参观佛门圣地,自然是要毕恭毕敬,顺便祝祷一下希望家人身体健康。然后就是参观一下里面的建筑,开元寺除了里面的古树之外,还有两座塔,据说这两座塔的抗震能力非常厉害,还特意由泉州的抗震办公室立了碑来说明。

开元寺的古塔之一,手机拍的效果就是这样的了

离开了开元寺,然后顺着旁边的西街走,这边都是很旧的木屋区,两边都是小商铺,可以当这是泉州的旧区吧。出了西街,转入中山路,这边就是如广州北京路那样,步行街式的商铺。然后就是这样漫无目的地顺着路走,然后偶尔打开手机里面的谷歌地图,查看一下自己的位置。泉州有一条街,叫做美食街,没错,名字就是叫做美食街。开始以为是小吃一条街,可是到了才发现,其实就是一条街开的都是餐馆大牌档之流。没有印象中的那些小吃店,而且没有多少家是做福建本地菜式的,算不上我要寻求美食的地方。走了5公里路,终于给我走回到入住的酒店!

既然没有什么自然景色,人工建筑也算参观过了,然后人们生活也在走大街的时候看过了,接下来就是搜寻小吃吧(一个人在外,就只好找小吃,以满足一下胃口了)。沙县小吃这种到处都能吃到的东西,肯定不是目标啦,定好我其他的目标之后就出发去。先打车到涂门街的百汇购物中心附近,然后在旁边的文庙广场的一侧,竖着一个灯箱写着“正宗深沪名粳店”(注一下,这里的“粳”其实就是“羹”, 不过人家这样写,我就这样写啰),顺着小巷进去就见到这家小吃店了。店里面挂着几个福建名小吃的牌牌。先点了一碗牛肉粳,叫一碟海蛎煎,每份都只不过是5元钱,分量也不算多,正适合我试味。牛肉梗,就是有牛肉的羹啰,没啥。我吃海蛎煎,不像潮州的蠔烙,因为是用海蛎(就是蠔仔,或者蚵仔)煎,里面也会放鸡蛋,葱等等,但是没有做成饼状,但是每颗海蛎都煎得很香,加上旁边的一点蛋浆又会很脆,不错不错,忍不住想打电话给老婆炫耀,不过想想还是不要停止我的食欲,到时候写blog再让她妒忌吧。吃完这些之后,觉得不是太饱,再叫多一份这点获奖的马交粳(或者叫马加羹),这样才算上一个半饱。

牛肉粳,就当做是试试味道吧

海蛎煎,5元一小碟,10元一大碟,5元的分量刚好够我一个人吃,香脆,不错!

马加羹(马鲛粳、马交羹),里面的肉应该是马鲛鱼的,入口弹牙。

吃完深沪小吃,然后就是顶着肚子去找土笋冻(连这个都不知道,就不要去吃福建小吃了)。其实土笋冻,在街边的小吃店、便利店基本上是找不到的,但是居然在路边的报纸摊都有得卖,就是那个泡沫箱,上面封玻璃盖着,里面就放着土笋冻(因为要放冰保冷)。一路上都遇到不少,不过我还是沿着中山路慢慢逛逛,直到到了东街交互处一家肉粽店门外,站着一位阿姨,箱子里面摆满很多土笋冻(估计是刚拿出来的,应该会新鲜),马上过去招呼一下。每个1.5元,思考一番之后,觉得买6个来吃,不过一个戴眼镜穿衬衣西裤的有为青年蹲在路边吃这个,有点不雅,于是让阿姨打包。用塑料袋装着,上面淋了香醋加蒜蓉,还特意多给我几根牙签,一再叮嘱要半小时内吃完,不然就会融化了(所以我是不可能带回来给老婆的了,即使用保温瓶也过不了安检这关滴,现在保安严密了,Freda以前那个用保温瓶装土笋冻从厦门运回来的故事就变成传说吧)。

拦上一辆出租车,风驰电掣地回到酒店(其实中国没有多少个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不开得疯的),然后在书桌上面解开包,拍上照片,开吃。那个滋味,那个口感,我不会形容了,免得老婆继续妒忌,还是上点图吧。
一个个钵仔糕形状的土笋冻,里面的原来其实就是广东人也吃的“沙虫”,外面的皮冻是骨胶蛋白,难怪我吃完6个之后有轻微的蛋白过敏(老妈遗传给我的好东西)

土笋冻底下还有蒜蓉,继续帮助调出鲜味。

出差在外,趁着闲时看看风景,这个算不算work-life balance?做人一定要有passion!

《泉州一瞥》上有2条评论

  1. 在厦门吃过一次土笋冻,觉得太腥了不好吃,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吃沙虫的.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