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hive for 1月, 2010

滑雪入门全攻略 (zz)

星期日, 1月 10th, 2010


新的雪季开始,北京又多了几个滑雪场,参加这项新兴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去年写了此文,有朋友感到对初学有帮助,欣慰。有老雪友提出中肯意见,非常感谢,对比上文做了些修改。
由于喜钻牛角尖,时时计较在学滑雪中所走的弯路,所幸接触到日增的资料及良师益友的交流,愿将一些个人体会同大家交流,共同提高技术。有误之处请行家指正。
本文分思想认识、雪前准备、入门几部曲来述。
一、 思想认识
滑雪是什么?
滑雪有高山滑雪、越野滑雪两大类,现在又派生出其它变种,如花样滑雪、跳台、登山滑雪等。从比赛角度又分大回转、小回转和超级大迥转。现在单板又开始风行起来。
本文讲的是高山滑雪,或称高山速降,又叫阿尔卑斯滑雪(相对于北欧的斯堪地那维亚越野滑雪),这是滑雪的基础,学好它再学别的会很快。
高山滑雪的特点是速度快、坡度陡。滑行时必须把滑雪靴箍住脚踝,不让你脚脖子活动。通过身体重心的移动、靠腰肢和膝关节的摆动完成动作。所以如果雪靴扣不紧,在高速滑行中就会站不住,脚脖子会累得像断了一样,也不可能持久,还容易受伤。
高山滑雪和滑冰、越野滑雪不同,它不靠蹬冰、蹬雪来产生推力。恰恰相反,它是从雪道的高处沿雪道下滑,它本身不需使用动力,而是靠你自己的重力下滑。在这个意义上,它与滑冰正相反,这时的本事不是加速,而是如何减速,如何控制下滑的速度,这是个减速买卖。可以说,滑雪就是减速技术。在相同长度、相同坡度的雪道上,谁先滑完这段路程谁的技术就好。你不减速当然肯定会快,但能不能不趴下只有你自己知道,你既要尽快滑到头,又要保持不跌到,你寻找的就是这个结合点。在十几度的坡上能自如地滑下来以后,换个二十几度、三十几度的坡,你的技术又面临着新的考验了。滑的坡度越陡,速度越快,技术要求也就越高,技术无止境。滑雪有点像抽大烟,玩得越好就越想玩玄的,高手就是这么产生的。
二、 滑雪前的准备
(一)服装
1、不一定非要穿很正式的滑雪服。着装的原则是宽松、舒适、保暖、防水。
宽松-就是不要太紧,因为要做动作,不要把全身箍得紧紧的,重要的是不要穿牛仔服。我们的冲锋衣就行。
舒适-和上句重复不多说了,我个人不太喜欢在滑雪时背个小包,虽方便,还是有点累赘,有点分散精力,再说滑雪时并不需要背很多东西。
保暖-北京不冷,很多时候滑雪服都穿不住,不少人热得满头大汗,如上东北可得好好说说。
防水-主要是劝大家不要穿牛仔服,牛仔服的面料太易吸水,摔过后雪附在上面很难掸掉,体温会不知不觉化掉附雪,很容易湿衣服,造成难受。
2、手套很重要
手套除了保暖,这里主要是保护手指及防水。所以手套尽量选面质硬一点的,反正手指也不用活动,能握住雪杖就行。
3、还有帽子和雪镜,北京的雪场作用不突出,就不啰嗦了。但如果你速度太快,还是有个雪镜好些,防风和保护眼睛。
(二)装备
滑雪装备主要是雪靴、雪板和雪杖三大件。
雪靴最好穿稍小一号,当然以不顶为准;雪杖略高于自己的肚脐眼;雪板初学可与自己身高相仿,水平高后应比身高加十到十五公分。
(三)穿鞋
就是穿雪靴。雪靴一定要扣紧。高山滑雪就是要把脚脖子勒得动不了,否则你没有力量应付高速滑行中产生的巨大力量。
当前有两种雪靴,一种是竞技靴,就是脚背和脚侧各有两根扣带;另一种是旅游靴,从靴后部开启,脚侧只有一根扣带,脚背上有一圆型压钮,顺时针拧转可以压住脚背,有的是一个可以打开的方型盖,打开可以拧转。
正确的方法是:只把衬裤或毛裤随脚放在靴内,扣紧后,把滑雪裤或冲锋裤罩在雪靴的外部。这样,勒得紧些不至于因裤子进入雪靴过多部分使你皮肉难受,又可防止摔倒或别人扬起的雪随意进入你的雪靴,避免脚部受湿。现在不少人把全部裤腿装进雪靴,既臃肿,又妨碍扣紧,还易被浮雪进入裤管。
最重要的,是一定要勒紧你的雪靴扣,要勒到你勒不动为止。滑得时间长了感觉太紧可以放松休息一下,但必须勒紧。有些人站不住或卡不住雪板刃,多数是雪靴没扣紧。
三、 在进入滑雪动作前的几件实用的事
1、 学会摔倒
别误会,我不是主张要摔跤。常听新手豪迈地称:“只要敢摔就能学会”。我坚决反对这种说法,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的认识,十分有害。
滑雪肯定会摔,特别是高速在雪上行驰,尤其技术高了以后免不了“犯狂”,摔是不可避免的,滑得再好的人也难保不摔。但是,我们可以力争少摔,尽量不摔。不少人,滑了许多年,滑得很好,并没有摔多少。所以不是非要摔不可。
这里先批评一种现象。有的新手,刚能在雪上站稳,能在练习道上以较快的速度滑起来,就放任自己,不顾动作,肆意享受速度的“快感”。但因没有掌握任何减速技术,或还控制不了自己,于是就靠向两侧故意摔倒,藉以制动自己。这是相当多新手开始时的做法,有的还把它当作经验介绍给朋友。但这是极其危险和有害的。对他们初学滑雪的兴奋、急于体会超速行驰的心情表示理解,但这既不利于学习技术,又对场上其它人造成安全上的威胁。其实,耐心一点,有几个小时就能过这一关。
滑雪不同于滑冰,一般摔不坏。滑冰时人体站在一定高度上,摔倒时是摔在光亮坚硬的冰面上。滑雪是平踩在宽大的雪板上,直接接触地面,一旦摔倒,雪板上的脱离器会自动使人和雪板分开,即使是高速,也就是打几个滚而已。人在雪地上打滚能走多远?所以不必紧张。
有这样几个原则:
-感到要摔倒时,要顺其自然,不要刻意挣扎,因为挣扎着不倒时,人体比较僵,摔倒时更易受伤;
-如果摔倒,尽量向两侧摔,不要向后坐,也不要向前趴。
在姿式正确的前提下,不会向前摔(长长的雪板让你根本做不到向前趴);也不会向后坐着摔。但为什么常见有人向后摔呢?
原因有二:姿式不正确,重心太靠后;信心不足,总想坐下(玩笑)。向后坐摔是最危险的,容易不由自主地、无意识地把手垫在后边,极易手臂受伤。
2、 学会站起来
摔倒后,要会站起来。因为雪靴使你的脚脖子动不了,加上长长的雪板,无法像正常情况站起来。
有人用卸掉雪板办法站起来,初学可以,但太麻烦,也不是长久之计。
正确的方法是,以背部或臀部为轴心,把两个雪板平行地踩在雪道下山面一侧(使你的身体略高于双脚),全身缩成一团,直到身体重心悠到前面(人躺着怎么也使不上劲),双脚用力蹬,相反的手撑地使劲,一下就起来了。如果在平地上摔倒,也用这个方法,只是缩起来时,要悠重心到恰如其分才能站起来。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基本功,一般用不上,用时不会也不行,建议先练练,快的二分种就过关了。
3、 学会原地静止地调转方向
在初学时,特别是在有一定坡度的雪道上、还没学会转弯时,需要先练习斜滑降,就是向雪道的一方以很缓的下降角度下滑,滑到头时停下,再向另一边滑过去。这就要求能够原地180度调头。可以先在平地练,快的五分种就能学会,但不可不学,至少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四、 滑雪入门几步曲
1、 基本姿式
正确姿式是:身体重心向下,稍向前倾;脚掌在靴中全面着底、踩实;挺胸抬头,向前方十米处看;双手自然持杖于前,大略如此。
常见的毛病(按上述顺序讲):
(1) 重心。身体重心向后,就是常说的“坐着滑”,这是当前绝大多数人,包括有数年滑雪经历的人没有改掉的问题。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:
a. 开始没养成好习惯;
b. 一般滑道尚可,一上更陡的雪道动作就变形,不由自主地从安全本能出发而向后靠;
c. 不懂这个问题的重要性。
其实,很多人心里还是知道重心应该向前的。雪场上常见一些人哈着腰、低着头在滑,虽然一副僵直、难受的样子,表明他们是在刻意地压低重心,但从侧面看,仍然能够明显看出其重心还是在后边。
重心在后除从侧面可以看出来以外,还有几种现象:如上文所讲,a. 向后坐摔;b. 有些人在转弯时下山脚抬板,尤其在比较陡的雪道上比较常见(如在亚布力的八、九号道上),不要以为这是在玩潇洒,这是因为重心在后,板子跟不上转弯所致。
(2)脚要踩实。由于重心在后,脚掌就不能全面踩实,有时甚至连脚尖都在使劲,就太惨了,无法控制雪板,就做不到“指哪打哪”了。
纠正这个毛病说起来很简单,只是养成好习惯不太容易。滑雪界老前辈赵石陆老先生曾告我一个很实用的办法,就是时时把小腿向前顶,一直顶住雪靴的前靴筒,不仅如此,以后在滑行中也时时要感到小腿在顶着前靴筒,只要这么做,你的脚就会牢牢地踩住雪板。一旦你突然觉得是你的小腿肚子在顶着后靴筒,那你的脚尖肯定也在使力了,你一系列的动作可能都变味了。
(3) 站直了,不要弓背哈腰。造成这种样子,还是重心问题。力图压低重心,以求动作灵活,因为完全站直了,就什么动作也做不了了。压低重心也有利于滑行中的安全。但压低重心不意味着要哈腰,其实只要把小腿顶在靴前筒,也就是重心最低的状态了,抬头挺胸并不妨碍压低重心。只要小腿顶住靴前筒,就是重心最低的状态,也是最好的状态。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,初学者如果开始就做到这一点,或有这个意识,可以一路顺风。先前重心有问题、坐着滑的朋友,能做到这一点,真的还要花很多时间来改这个毛病那,这个毛病不改,只要一上陡坡,动作立刻就会变形了。
(4) 双手持雪杖,提起来,提在腰的前上方,不要僵硬地夹在裤兜两侧。这有利于以后的点杖动作(以后再讲),但它是基本姿式之一,所以现在先提一句。
2、 初步体会滑雪
从现在起,穿好雪靴,穿进雪板,手持雪杖,开始上雪。
用好板刃。在雪地上应该把板刃立起来,否则雪板会前后左右乱跑,让你根本站不住。用雪板的内外侧即板刃蹬住雪,横着走走,体会一下板刃的力量和作用。在有一定坡度的雪道上,注意要使双板同雪道呈直角才能站住。
3、 斜滑降
站在雪道的一端,以登山横切的做法,向雪道另一端滑过去,当然高度应稍低一点,不然太缓了你就没动力停住了,角度要以你能站得住的程度来定。滑到雪道的另一端时,用原地转身的方式,再向另一端滑去,多次重复,达到体会站稳滑动的感觉。
4、 犁式直滑降
以正确姿式站好,雪板呈正“八”字,像个农民耕地的犁,把雪板内侧斜方向立起,用以牢牢地抓住地面,就可向雪道下方滑去。
滑二、三趟后,感到可以站住了,就可以开始练习直滑降。
滑行中,把雪板打开,呈“八”字形,打开越大,制动越狠。感到速度降下来后,可以把雪板还原到平行状,速度会再次加起来,再把雪板打开,呈“八”字,又减速,这个过程反复地做,就会平安地滑到雪道的终点。就此你也能体会到用雪板控制自己的感觉。
直滑降时不要怕,这是滑雪中要过的第一关。有人看速度突然快起来就慌了,这时你谁也靠不上,只有靠你的双腿把雪板刃立起,犁形打开,牢牢稳稳地用脚把速度减下来。不少人把雪板顶了一下就没信心了,一屁股坐下了。其实能顶住第一次,就过关了。这第一次特别重要,这里心理素质很重要。凭这个简单的直滑降技术,从南山的中级道下来没有问题,就看你的胆子了,当然我不主张和提倡,因为可以再进一步学习下边的技术,没必要费这个劲。
5、练习转弯
先练习犁式转弯,就是雪板基本保持“八字”,这样在初学时比较安全、保险,(
动作要领是:从直滑降重心平均分布在两腿,逐渐将重心向右侧前方移动,随着重心向右移动,滑行的方向朝左偏转,这时的重心在右腿上,就是说,转弯时重心都应放在下山脚上(即朝山下的脚上)转弯动作就此完成。反之,向右转也是同样道理。下边的兰色示图是向右转弯的全过程。
6、蛇形滑降
在基本可以做出转弯动作后,就应该练习蛇形滑降。这其实是个减速过程,就是通过不断地在雪道上左右转弯,达到减低、控制速度的目的。每转一次弯都是把速度强制降下来的努力,不断地向左向右转弯,靠的是重心在两腿间交替移动。
常有人问如何转弯,我觉得应该搞明白:为什么转弯?转弯要达到什么目的?怎样才能转弯?回答是:转弯是为了减速,要达到控制速度目的。转弯要靠移动重心自然地完成,而不是靠晃头、转身子、拧腿…
学会转弯,应该说已经掌握了滑雪的基本要领。
再下去,是如何使姿势更加正确、更加优美了。容后再谈。
五、每次滑雪前,要心中有数
滑雪不像踢足球或打排球,先上去跑一阵再说。
滑雪是单兵作战,一上阵就直面技术。不得要领或不按章法你在雪上根本就站不住。滑雪的准备工作要做好,应该珍惜在雪上的时间。
每次上雪,心中应该预先计画好此番准备干什么,怎么干。
一般说来,上雪第一天,五六个小时,应该能做好犁式直滑降。第二次可以练习犁式转弯。
“功夫在诗外”,事先看点教材、录相,上雪时心中有计划最好。
不要急于求成。应该按站稳- 能拉住拖牵上雪道- 犁式直滑降- 犁式转弯这样几个步骤,成熟一步进一步,下次滑时如果不行就退回去练一练。有些过去滑过冰的,依仗年轻、腿有劲、平衡感好,滑了几次就能满场飞的,其实动作很粗糙,除不得不佩服其运动素质好外,还要看到滑到一定时候又不得不退回来重做一些动作。所以做好一步再进一步更好,更省时间。
六、我们从滑雪这项运动得到什么?
滑雪是一项高雅的运动,当然也只是一项体育项目。
它有它的特点,有它吸引人的独特地方。
它对人的体能、体力、灵巧等运动素质有一定要求,同时,又对人的意志和品质要求很高。
要在高速、短暂情况下,集体力、灵巧、判断、领悟、模仿、勇敢、冒险、谨慎、意志等多种因素为一体,既对各种品质进行检验,又反过来培养和促进这些素质。
说它难,因为一般玩玩不难,难在提高。“学一年走遍天下,学三年寸步难行”。学无止境。
说它不难,只要路子对,几次就可以初步掌握,再提高就成为高手了。近年来,北京每年都涌现出不少高手。
当前滑雪分为竞技滑雪和旅游滑雪。
竞技滑雪就是比速度,是少数人的活动。
旅游滑雪追求的是美,追求动作的协调和自身的控制能力。
滑雪是技术。是技术就离不开三个字:“知”、“能”、“熟”。
知-你首先要知道是什么,应该怎么样,怎么做。
能-纸上谈兵还不行,要把它变成自己的,要模仿,照猫画虎,像个样,最终掌握它。
熟-会了还不行,还要熟,熟能生巧,巧能生华,熟才能出彩。
从较难雪道上花花绿绿鱼贯而下的场面,不应只是一些所谓“专业”表演或“高手”的专利,有信心、认真学、路子对,谁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到,无非只是早一天晚一天、早一次晚一次罢了。
一年只有十周的雪期,北京更短,希望北京涌现出更多的高手,希望更多的朋友通过滑雪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。

2010的广州

星期一, 1月 4th, 2010

2010年,广州的交通开始成为一个噩梦
31号下班准备坐地铁回家,为分流,人流被堵在闸口前不能内进。
新港路,分车道被挖得坑坑洼洼,这是修路导致的阵痛,倒也罢了。可是修好的路上,一个一个下水道口深陷下去。工程虽然结束,尾却没扫。
滨江路,在换路边的路基,于是刚修好没多久的路被压坏了。二车道变一车道继续施工ing,封闭了,却没见施工的人。
天河路,BRT工程导致的塞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。
东站广场改建,从中信到东站,车走了半个小时。比走路时间长很多。
大致上,我觉得我是一个顺民,猪猪在骂骂咧咧的时候我总会安慰他,这是为了更好更方便所必然经历的阵痛,我们换条路走就好了。
可是当所有问题都一起爆发的时候,我不知道,我们还能换那条路走了。坐公车,去哪里都塞人+塞车,自己开车,继续塞车,坐地铁,人流拥堵,无法进入。